还没等崔莹反应过来,在宫内一匹匹骑兵,顷刻之间疾驰出宫。
一个小黄门手持圣旨踏上城门,看着脚下的商贾们高声道:“兹有番夷,犯我边疆,着命九州万方,把刀都磨亮了,勿论何事,犯咱大明的边疆的,先砍了再说!”
“诏!武定侯郭英引兵五万,驻节开原,经略辽东!”
“诏!靖江王并长兴侯耿炳文引兵十万,驻节思明!”
“诏!南安侯俞通源,率水师四卫出江伐倭!”
顷刻之间,在午门之外登时便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。
“大明万岁,万岁万万岁!”
崔莹面露惊恐的看着面前的大明百姓。
此时崔莹才猛地反应过来,在大明青沙洲上升起第一缕黑烟时,整个大明运行的底层逻辑,就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
以前的大明,是乡绅、士大夫为主的小农经济。
征伐既是劳民伤财,最多无外乎御敌于国门之外。
但是日益壮大的商贾,彻底的更改了这一切,只要有战争,胜了之后,商贾们便可以攫取到极大的利益。
胜者通吃的逻辑,彻底在整个大明泛滥开来。
而这一切,仅仅只是开始。
随着朱标的诏书抵达大明各地,明军虽然还未与其余各国交手,四国的宝钞便应声而降。
这一次,不仅仅是大明的商贾,连他们自家的商贾,也开始疯狂的挤兑起了大明宝钞。
一时之间,四国各地,但凡是能够换汇的钱庄,手上的大明宝钞,几乎被人抢兑一空!
如此一来,大明宝钞的地位,在这些番邦百姓心目中的地位,顷刻之间便被拔高到了,比肩金银的东西!
事实证明,只有大明宝钞才是真正的硬通货!
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。
在商贾之后,高丽等国的士绅、地主甚至寻常百姓,都开始恐慌性的抛售起了自家的宝钞。
而手持大量大明宝钞的商贾们,此时此刻内心深处已然没有了任何想法。
麻了。
彻底麻了。
他们几乎什么都没有干,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带来的宝钞,翻了数倍之多!
爽!
太爽了!
在这样的数字游戏面前,金钱,彻底成了一个数字游戏....
只不过,就在这些番邦的商贾们疯狂的将自家的宝钞,换成大明宝钞时。
曾经这些番邦的遣明使,却纷纷出现在了四处王京的街头巷尾。
岛津等人在足利手下已有任职,虽不方便出面,但也仍旧给这些遣明使,给予了大量的支持。
高丽开京,东夷奈良等地的街头,都聚满了遣明使。
他们远远的望着淡青瓦的王宫怒骂道:“大明者,我父母之邦也!如无大明我等现如今尚在茹毛饮血!你们现如今竟对父母之邦刀兵相见,此逆子也!”
“羊羔尚知跪乳!你们这些公卿大臣,当真连畜生都不如吗?!”
“谁想对大明动兵,就在我等的尸体上踏过去吧!”
“你们都忘了中原是如何助我等开国的了吗?!”
这些遣明使的声音,很快便引爆了这些番邦内的一切问题。
仅仅几个月之间,高丽的粮价就像是翻跟头一样,翻了两倍有余。
连交趾、占城这样生产稻米的番邦,粮价都足足涨了一倍。
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气的百姓们彻底沸腾了。
“我们的田里产了那么多的粮食,为什么我们的百姓尚且食不果腹?!”
终于有公卿忍不住怒骂了一句:“你们的粮食是被我等拿回家了吗?那明明是我们的宝钞,被大明搞掉了!”
很快便被街头的百姓给骂了回来。
“放屁!别什么事都怨大明了!为什么人家大明的宝钞就不会跌?!”
“明明是人家大明给自家的子民加息,我实在是想不明白,这件事跟我们有什么关系,这样的事情都能怪到大明的身上吗?!”
“大明大皇帝啊,我们也是您的子民啊!”
“高丽不内附于大明,我们永远过不上大明百姓的日子!”
原本崔莹是想对大明施压,万万没想到现在自家的百姓都快揭竿而起了!
高丽、交趾、占城的情况还是好的。
东夷的情况完全不同,足利刚刚逼着干仁退位,而后便有了如此进犯大明的事情。
举国上下沸反盈天,就在消息传回东夷的第一天,便有三名遣明使在黄子澄、齐泰两人的馆驿外高呼着“斯米马赛”剖腹自尽。
声称是替足利义满向大明谢罪。
当天早上黄子澄跟齐泰起了个大早,一出门就看到这道风景线的时候,险些连这辈子吃的第一口奶都吐出来。
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“齐兄,这怕是东夷人给咱大明的一点
第238章大明没乱,高丽先乱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